【辉煌“十四五”砥砺前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十四五”以来,我省全面完成国有产权改革三年行动,荣获国家A级评级。截至今年9月,省级企业资产总额5.1万亿元,是2020年末的2.8倍。省级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收入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主要指标保持全国第一。 “咔嚓、咔嚓……”近日,在淮北矿业集团原店一号煤矿,“淮盾10号”盾构机正在奋力前行。飞溅的石渣被螺旋输送机“盘”出来,然后由后面的输送机输送。 “作为省内第一家引进高角度盾构机先进设备的煤炭企业,‘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改革强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投资约300亿元建设智能矿山。并自主研发了除尘、硫硝一体化烟气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淮北矿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国有企业改革是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十四五”以来,我省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全面完成国有产权改革三年行动,荣获国家A级评级。继续实施深化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深化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企业管理,以市场化机制做强做优做大,完善核心功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新竞争。截至今年9月,省属企业资产总额5.1万亿元,是2020年底的2.8倍,资产超千亿元企业由6家增加到11家。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关键指标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海螺集团、省建工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省交控集团、淮河能源集团等六家省属企业融入产学研。 ”安徽叉车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年来,集团从传统汽油叉车向新能源、智能物流装备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安徽省国资委将继续强化考核加分、费用返利、SA人才加薪、股权支持、减轻责任压力、减轻生活负担等“四加减二”政策措施。 “十四五”期间,我省国有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累计研发投入超千亿元,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3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原创技术资源。海螺集团CO_2捕集净化技术为水泥行业世界首创,省能源集团大型燃烧技术国内首创,皖维集团光学过滤技术为全国首创。m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科技创新持续引领产业变革。省属企业坚持一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新生产力。 “十四五”以来,全省企业对新兴产业累计投资2161.8亿元,占比20.7%。今年1-9月,全省企业新兴产业收入1511.5亿元,同比增长16.5%;新兴产业收入占比21%。此外,省内企业坚持高度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扩大出口。时间ongling有色金属集团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建设并运营厄瓜多尔米拉多尔铜矿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并正在进行,二期扩建工程即将实施。省集团、航运集团投入运营3艘滚装船,拥有7000个泊位,航线覆盖33个国家56个枢纽港口。 (记者张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