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忠·烽火的赤诚之心丨烽火家书的最后背离
- 编辑:admin -李向忠·烽火的赤诚之心丨烽火家书的最后背离
1931年,当警报声划破长空,4000万公民被推向国家命运时,一群年轻人踏上了战场。他们留下了一封家信,见证了他们直面死亡的决心和支持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左图为周平民,右图为周建民。 1932年秋,共产党员周平民和弟弟周建民只身北上抗日。 “……热河边境大片土地已经丧失,中国的未来极其危险。”两兄弟一起写了这封信给家人。言语中充满了爱国主义、开放性以及对未来和国家大事的忧虑。周平民、周建民的来信。 1933年2月上旬,周建民被派往通辽和鲁北工作。兄弟俩不忍分离,长谈深夜晚上。 2月7日凌晨,周建民一行在前往鲁北途中遭到日军伪军伏击。周建民身中数枪,悲愤不幸身亡。周敏敏奋战在抗日和国家安全第一线。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杀掉日本汉奸汉奸,从日本帝国主义手中夺回失去的东北四省!”程雄出生于1919年,上小学时,他听到9月18日事件的消息,立志参军救国。 1938年夏,第五战区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直属第26工作组来到他的家乡进行抗日和国家安全宣传。程雄立即报名参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活跃于苏周边地区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抗日和保家卫国运动。 1939年5月5日,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敢死队,直进安庆城,取得了歼敌百余人的重大胜利。参加完庆祝胜利的大会后,程雄当晚给陷入困境的父母写了一封家信。会议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游行,歌声惊遍宿松县,口号喊震荒野。程雄的家信 1940年5月,离开战地前,程雄又给父母写了一封家信。从信中可以看出他愿意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牺牲。同时他也自责自己没能尽到对父母的孝心。 “现在我要离开大别山,奔赴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国。希望我的父母不要伤心,不要难过。”里德。我的儿子为伟大而生,也为荣耀而死。这是我作为儿子的遗愿。”三年后,在一次战斗中,程雄牺牲了。年仅24岁,胡孟金在左,张辉在右。1939年冬,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部书记胡孟金即将从家乡返回前线,面对不舍的丈夫张辉,她强忍着分离的悲痛,写信鼓励他不断进取,抗击疫情。让伊等人知道“皮没了,头发在哪里?”和“如果没有国家,哪里还有家?”伴随着这次告别的,还有胡孟金为张惠起草的《妇女抗敌会讲话》,不负丈夫的期望,逐渐成长为当地“妇女抗敌会”的主力军,那是一封充满血性和情感的墨痕。而我,承载着祖国的光芒——在救亡图存的时刻,个人的命运只能镶嵌在国家进步的车轮中索取永生。向所有为国捐躯的先辈们致敬!时光无声,山水却有声。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特别推出AIGC系列微视频《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数字技术打破动乱岁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分“时代的电影”、“时代的证据”三个篇章,让我们一起铭记,一起走向未来监制导演:张军于峰 监制:王伟 赵静 刘雷 张琼文 策划:陈晓 Aigc 技术支持:张喜伟星宇
